吸煙有害健康。本站含有煙草內(nèi)容,18歲以下人士請勿光顧。
國家局網(wǎng)站2025/02/17在工作中收獲
光陰似箭,歲月如梭,突然發(fā)現(xiàn)自己進廠已經(jīng)快一年了。也發(fā)覺在這一年的輪崗學習中,因為受工作環(huán)境、工作內(nèi)容以及身邊同事的影響,自己在不知不覺地變化著。
我剛剛被分到一車間的有段時間特別不習慣。周而復始的三班倒,兩點一線的生活,讓人感覺身心疲憊,枯燥無味。加上是在制絲車間,粉塵比較大。不管什么時候,身上都是一股濃濃的煙草味!
最難忘班長讓我參加第一次衛(wèi)生保養(yǎng)的時候,我看見車間現(xiàn)場煙末漫天飛揚,耳朵里全是壓空管的氣壓釋放出來刺耳的聲音,我非常難受。更因為有鼻炎,噴嚏是一個接一個地打!王師傅他告訴我,要我全副武裝,帽子、口罩、手套一樣都不能少!一開始,我還有點嫌臟,加上平時很少做家務(wù),所以感覺手足無措,只呆呆地站在一邊兒給師傅搭搭手!師傅怕灰大讓我受不了,一個勁兒地讓我往邊兒上站!看見師傅瘦小的身軀站在鐵架車上,踮著腳尖費勁地用掃帚清理松散回潮時,我覺得挺慚愧的,更覺得自己很沒用。
看著師傅的身影,我暗暗對自己說“這么大個人站在這里,連個衛(wèi)生都不能做,以后這些都是工作的一部分,可不能不學!”于是,我開始和師傅一起把滾筒上的灰清除,接著又用刷子,毛巾反復地清洗松散回潮機四周,然后再清掃地面。經(jīng)過一番努力后,看著干凈的機器和發(fā)亮的地板,我感覺很有成就感!王師傅笑著說:“累著了吧,背都濕了!”我調(diào)皮地回答著“就當減肥了,出了一身汗,還挺舒服的!”現(xiàn)在回想起來,我得感謝班長讓我跟著師傅學保養(yǎng),因為它讓我深刻地體會到,有時,勞動并不一定就是苦和累,能夠通過自己的努力能實現(xiàn)美好的東西其實挺快樂的!人生的價值不就是在于享受自己的勞動成果嗎?
在松散回潮、加料、烘葉絲工序跟著幾個師傅學習了5個月后,班長趙華鋒告訴我:“中控室主控要被派到鄭州學習,所以給你一周的時間,要學會該崗位的工作內(nèi)容,然后獨立完成工作!”當時我內(nèi)心是忐忑不安的,因為平時早有耳聞,主控的工作責任重大,那些工作不錯則已,一錯就是重大事故,輕則重金罰款,重則下崗學習!我如實給班長說了我的想法,班長說“這是鍛煉你學習的好機會,你應該好好把握!”于是在些許的緊張中我開始了學習!在學習過程中,我慢慢發(fā)現(xiàn),要做好主控的工作除了要有責任心外,最重要的就是細心,因為這個工作的內(nèi)容涉及煙葉、煙絲的進出柜,其中最重要的就是遵守先進先出的原則,還有生產(chǎn)掛牌,加香、加料的通知傳達,生產(chǎn)記錄的填寫等,這些是一點不能馬虎的。其次就是在應急方面要沉著應對,通過觀看電腦畫面,隨時觀察現(xiàn)場機器的運作,如果出現(xiàn)問題,立馬通知相關(guān)人員去檢修處理!
記得一次中班生產(chǎn),我看電腦上屏幕上顯示出烘葉絲的落料器有紅燈一直在閃,再看看電子秤的流量數(shù)字一直在減小,我意識到是煙絲斷料了,應該是喂料箱光電沒調(diào)整好。于是我立即跑到現(xiàn)場,費了九牛二虎之力才爬到高高的落料器處用手把堵在上面的煙絲往下弄。有氣壓,有風,落料器的門兒一打開,煙絲就往外跑,又嗆鼻,又遮眼,待我處理完后,已是滿頭大汗,滿身是煙沫,緊接著我又立即打電話讓機電修工來檢查光電。這其實是我第一次處理應急事故,但也就是這第一次,讓我意識到,工作中總有許許多多的“第一次”。正是因為這些“第一次”的鍛煉,我們自己才能更加地熟悉工作,才能更好地通過事故發(fā)現(xiàn)問題,學會處理問題。
除了工作,業(yè)余時間我還和政工科的同事溝通學習寫作等方面的知識,又參加廠里舉辦的文藝演出學習跳舞。通過自己在工作中和生活中實實在在的變化,感覺自己的生活越來越豐富多彩,心態(tài)也越來越好,受益匪淺,收獲良多!(鄧 潔)
2025/01/15師傳“極致認真”之技
“你看你,這電機周圍的‘黑鍋巴’都沒有鏟干凈,90分都得不到,重來?!睓C臺組長趙師傅扔給我一塊抹布,遞給我一個“鍋鏟”,嚴厲地要求我翻工。一點情面都不給我這個剛畢業(yè)的大學生。平時對我很照顧的師傅,此刻怎么成了“雞蛋里挑骨頭”的苛刻師傅。望著那張包公似的“黑”臉,我有些不情愿地拿起工具返回到除塵室翻工。
其實,5平方米的除塵室已經(jīng)被我弄得很干凈了:地板拖了三次,樓梯、平臺,除塵管道反反復復的拖了、擦了,外表都很亮……“‘黑鍋巴’也要弄,太挑剔了吧?”手上干著活兒,我心里還是有些嘀咕。半個小時后,黑黢黢的積灰被鏟干凈了,電機立刻煥然一新。師傅徑直走過來,接過我手上的工具,半蹲在電機旁,用抹布對每一個小鋼條進行反復擦拭,細縫之內(nèi)小心翼翼地用“鍋鏟”刮。師傅一邊向我嘮叨道:“設(shè)備是咱們工人的寶,電機是設(shè)備的心臟,對待他們,就要像呵護自己的孩子一樣用心。這些‘黑鍋巴’不除掉,日積月累會影響他的壽命和功能了……”。我有些慚愧。“師傅,我來吧,你休息一會兒?!蔽覔屵^師傅手上的抹布對設(shè)備周圍的縫隙進行了“地毯式”的搜索清除。那一天的設(shè)備保養(yǎng)讓我極度疲勞,也體會到了我的“認真”和師傅“極致認真”的差距。
在CP4,要經(jīng)??磧z柜的煙絲是不是裝滿了,要準備好換柜,要做好出柜等記錄……剛到機臺上時,自己總是把握不好時間,就是設(shè)備有點故障也反應不快。師傅帶我上上下下、滿頭跑了幾天后,問我,“你這幾天有什么收獲嗎?”我不確定地說了自己幾點收獲,得到了師傅的肯定。但同時,他也提醒我更多該注意的問題,比如:要清楚一柜煙絲大約的數(shù)量;有意識地觀察和學習一些簡單故障的癥狀,以便第一時間通知機修師傅;注意聽聽設(shè)備的正常和異常時的轉(zhuǎn)速聲,皮帶“爬坡”“下坡”的聲音……我恍然大悟——是啊,我都沒有想過這些。其實,認真工作的同時要善于學習,不僅是在于課本上,在于別人手把手的指導,更在于工作中自己用心,有意識地學習他人的工作方法。
有一次,機修工李師傅正在拆卸爬坡皮帶,因是停機處理,我便準備到拆卸點上去學習。此時,趙師傅便攔住我,說道:“那個地方不能去。你看,他現(xiàn)在是高空作業(yè),萬一掉落下幾個零件砸著你,怎么辦?你剛到車間,學習是好想法,但有的‘禁區(qū)’絕對不能亂闖,凡事安全第一,自己要安全也要不被他人傷害?!边@也成為我離開車間到新崗位上,依然對安全充滿了敬畏。
比“認真”更難的是“極致認真”。“認真”做事或許能得到90分,差10分是遺憾或許還是隱患。但是“極致認真”卻可博得滿分。只是這需要多10分的用心思考、深入現(xiàn)場、細心鞏固,做完后的檢查總結(jié)完善。師傅,謝謝,此技終身受用。(墨 菲)
2024/12/12感恩無處不在
爺爺是一名“三八式”的老干部,當年擔任炮兵獨立團的團長。正是很多和爺爺一樣的英雄戰(zhàn)士,以不怕犧牲、不屈不撓的精神奮勇殺敵,趕走了侵略者才有了祖國今天獨立繁榮。
爺爺曾用血肉之軀擋住了敵人的子彈,誓死不讓部隊的紅旗倒下,身上留下了永遠的刀疤與彈痕。拂去歲月沉沙,我們被爺爺他們當年的金戈鐵馬,氣吞山河的勇氣所震懾。他們當年飄蓬萬里,夙興夜寐,勵精圖治,把一身的熱血和智慧都澆灌在江南那熾熱的土地上,融匯在了共和國金色的史冊里。
令我崇敬的爺爺已經(jīng)離開了,然而,我是爺爺用北方的血脈和南方的水土養(yǎng)育出的子孫,繼承了爺爺?shù)木?。那精神猶如一面黨旗烙印在心中。在這和平年代里已沒有戰(zhàn)火硝煙的濃烈,歷史的任務(wù)發(fā)生了根本性的改變,飲水思源,我們永遠不會忘記他們的無私奉獻,我仍在緬懷他們的同時追求著把他們的精神發(fā)揚光大。
2010年10月12日,我正式卸掉了學生的身份,背上行囊,懷揣夢想,帶著書生氣,踏上了尋夢旅程。嚴峻的就業(yè)形勢,殘酷的競爭環(huán)境,讓我知道如今的工作來之不易。不知從什么時候起,我被一種感恩的情緒包圍著,時常在心里感謝為我提供良好環(huán)境和機會的人,感謝貴州中煙這個大家庭。
第一次做設(shè)備保養(yǎng)時,面對刺耳的噪聲、滿天飛舞的煙塵,我真的很不習慣。雖然戴了口罩,我仍然會把頭使勁往衣服里鉆,因為我平時是個特別愛干凈的人。看著滿抹布的油污、膠垢等,讓我有點嫌棄眼前的工作了。有時摸著冰冷的機器,總會讓我的心掠過一絲絲恐懼……
做完設(shè)備保養(yǎng)就是開機程序。在設(shè)備運行中發(fā)現(xiàn)煙包的BOPP膜一直包裝不好煙包,師傅停機爬上忙下地查看故障原因,隨后才發(fā)現(xiàn)是由于設(shè)備衛(wèi)生沒有打掃干凈,有膠垢影響了BOPP膜的包裝成型。這一切都歸咎于我在保養(yǎng)中把大點的膠垢清理了,想到小污垢應該不會對設(shè)備的運行造成影響,所以就置之不理,哪里知道會造成那么大的后果,消耗大不說,還影響了產(chǎn)量。看著師傅年齡那么大了,還一身汗水滿頭煙末的,心里感覺對不起師傅,想到一個男人怎么連這點小事都做不好。
這之后,我決定要改變自己的思維方式,隨時想到“世上無小事,細節(jié)定成敗”,一定要嚴格要求自己,做好每件事,用一顆感恩的心去工作。愛崗敬業(yè)做好“自我”,為企業(yè)的發(fā)展獻一份力。同時我深刻認識到踐行“兩個至上”必須立足于本職,體現(xiàn)在崗位上,落實到行動中。
如今,當看到車間質(zhì)管員到機臺上抽檢時,我總是微笑著默默在心中說著“謝謝”。每天懷著感恩的心說“謝謝”不僅能讓自己積極面對工作,也會使別人感到快樂。(朱 存)
2024/11/13煙草揚起我夢想的翅膀
我的夢想是當一名教師。大學里,好不容易地把教師資格證拿到,本以為可以順利跨進人民教師的行列。無奈經(jīng)歷了一次又一次的挫敗,最后還是和教師職業(yè)擦肩而過。
大四實習時,去了一家中專院校教書,從簡單的計算機基礎(chǔ)應用,到網(wǎng)頁制作、圖形處理等,心還是會慌亂,因為自己不懂的東西很多。備課、查資料、挑燈夜讀,短短實習的3個月里,我從一個青澀的、站在臺上對著學生說話都要臉紅的女生逐漸成為一個耐心細心、幽默開朗的教師。
畢業(yè)后,我開始正式朝著我的夢想奮進。我躊躇滿志地參加了一所大專院校的輔導員招聘。我以筆試、機試第六名進入面試環(huán)節(jié),最后總成績第十一名??上偤弥讳浫∏笆N遗c我的夢想第一次擦肩而過。
這次失敗后,我總結(jié)了經(jīng)驗,吸取了教訓,失敗的原因應該是自己的著裝不夠成熟、學生味太濃,且自我介紹部分較平淡、不出彩。于是,我相邀幾個好友,逛街買衣服,挑成熟的。自我介紹部分多加入教師的行業(yè)色彩,還準備了英文版。失敗沒有擊倒我,我告訴自己,我要愈挫愈勇。我一邊繼續(xù)看書做題,一邊篩選招聘信息。后來,我又報名參加了市里黨校的教師招聘。在經(jīng)過筆試、面試后,我以第二名成績進入試講,由于準備充分、有過講課經(jīng)驗,試講部分取得了第一名的成績。不過,總成績還是第二名,而這次只錄用一個人,夢想再次擦肩而過。
在積極尋找教師職業(yè)的招聘中,我也努力地報名參加一些其他職業(yè)的招聘考試。記得第一次被用人單位錄用是一家廣告公司,不擅長圖形設(shè)計的我放棄了;到一家化工廠任銷售部經(jīng)理的助理,每天接電話、簽單、做記錄,心里很浮躁……
身邊的朋友、同學們陸續(xù)地上班了,心里開始慌了……我開始問自己:我到底要什么樣的工作?我的夢想在哪里?我的價值在哪里?我何去何從?我,適合做教師嗎?夢想在這里被折斷。
直到2006年9月,我意外地接到了來自遵義卷煙廠的錄取電話,辦手續(xù)、下車間實習,一切似冥冥之中的煙草緣、又似努力的果實。和專業(yè)毫無關(guān)聯(lián)的三班倒、操作及保養(yǎng)設(shè)備、和不是同齡人的師傅們相處……浮躁的心在車間實習中逐漸平靜?!皭垡恍懈梢恍小边€是“干一行愛一行”,我來不及細細咀嚼,認真、努力、積極和熱情勁在這個地方得到鼓勵和滋生。選擇了,便風雨兼程地前行,只有努力過奮斗過,人生才無悔。
夢想曾被折斷,曾一次次的擦肩而過,可是在這里或在那里,新的夢想還需要繼續(xù)騰飛,新的起點還需要再次奔跑。失敗過、挫敗過,又有什么關(guān)系,沒什么大不了,人生總有很多夢,還有很多值得努力拼搏的人或事。(肖玲玲)
?
?
2024/10/11師傅的老花鏡
2011年初,我進入遵義卷煙廠工作。在半年多的時間里,我被同事們嚴謹?shù)墓ぷ鲬B(tài)度感染著,在他們的幫助下,我很快就融入了這個集體。
“三人行,必有我?guī)煛?,車間中的每一位同事都是我的老師。其中有這樣一位師傅,對我的幫助是最大的。他就是卷接車間的廖云祿。
廖云祿今年48歲,在遵義卷煙廠已經(jīng)工作了近28個年頭,他高高瘦瘦,總戴著一副老花鏡。一進單位,我就分在他的機臺上跟他學技術(shù)。大家都說,廖師傅很熱心,對新學員負責任,他已經(jīng)帶出了不少的技術(shù)人才。而讓我最佩服他的,則是他對質(zhì)量的追求。
記得一次夜班,我在操作中忘記觀察卷煙通道中的卷煙,誤將上百支不合格的卷煙通過通道傳向了包裝機?!巴C、停機!”在一旁工作的廖師傅喊著。我當時呆呆地站在機臺上不知道該做什么,只見師傅托著一個煙盤走到卷煙通道處,將不合格的煙支全部放入煙盤內(nèi)?!皫煾担@些卷煙咱還是別要了吧,直接倒在廢煙箱中。”手忙腳亂的我害怕師傅生氣,就自作聰明地說道。
“小陳,這些煙支中肯定也夾雜著合格的卷煙,我們要一支一支篩選。這樣,我給你說一下剛才出現(xiàn)錯誤的原因,你在接下來的操作中一定要注意?!闭f著,廖師傅打開了開關(guān),指導我如何操作。
看一切又恢復了正常,廖師傅便一個人坐在一旁,戴上老花鏡,開始一支一支挑選。
我問師傅:“您歲數(shù)也不大,為什么就戴上了老花鏡?”師傅笑著說:“因為我把卷煙質(zhì)量看得比眼睛重要。”
篩選好后,師傅將合格的卷煙放入了通道。戴著老花鏡站在卷煙通道旁指導我,一站就是2個多小時,他的雙眼緊緊盯著通道中的煙支。
凌晨5點是最難熬的時段,又累又困,“師傅,您去休息一下吧?!睅煾祬s說:“那可不行,咱們在這個位置上,必須保證機組的質(zhì)量安全,不能讓不合格的煙支流入市場。一定要記住,質(zhì)量是天!”
作為一名進廠不久的新員工,那天,師傅給我上了最好的一堂課。(陳 瑤)
2024/09/11感恩,始于心,施于行
在現(xiàn)在這個物質(zhì)豐富并容易獲取的社會中,很多人似乎忘卻了我們應該有的感恩之心。甚至有些人連對父母也失去了感恩之心。
幾年前,我陪同學到國內(nèi)一所一流大學報到,辦完手續(xù)后剛出宿舍,碰到一對母女,看樣子也是新生來報到。其中,女兒才剛進大學,但母親的皮膚黝黑、滿臉皺紋、頭發(fā)灰白、衣著陳舊,顯得比較蒼老。她向我們走過來,還時不時的回頭看一眼女兒。當站在我們面前時,她用極不標準的普通話問了一句,“同學,請問一下,某某樓在哪里”。她問的過程中又回頭看了一眼站在不遠處的女兒。因為我們也是剛來,就應道:“不好意思,我們也是剛來,還不清楚”。她回了句“謝謝”,慌慌張張地離開了。等她與女兒會合后,就聽到那女兒對她大聲吼道,“我說了不要去問,問什么問,我自己能找到”。說完頭也不回地向另一條路走去,那位母親一言不發(fā),唯唯諾諾地緊跟在后面。聽到那女生對母親這樣大吼大叫,我感到非常氣憤,真想沖上去狠批她一頓。
時不時地,我就會想,她有什么資格、憑什么這樣對自己的父母,她對父母吼叫的底氣從哪里來?人生天地間,如果沒有父母的給予,我們會什么都沒有,什么都不是。“百善孝為先”。試想,一個動不動就對父母大聲吼叫的人,如何能意識到“孝”的存在?感恩是“孝”的基礎(chǔ),孝是為人處世的基礎(chǔ),一個對父母都不知道感恩的人,如何能善待他人?當然,并不僅僅只有“孝”源于感恩,我們的朋友之情、同事之情、師生之情、夫妻之情等都從感恩中來。只有互相之間常懷感恩之心,才能更深刻的感受到對方的關(guān)愛,彼此間的情誼才會變得更深。
2006年我在遵義卷煙廠走上工作崗位,當時有種踏實、舒坦的感覺。感覺從今以后可以自力更生了,同時也感覺應該珍惜這個機會,好好工作。同年,春節(jié)只能放四天假,想回外省的家不太現(xiàn)實,也想到過請假,但是,考慮到年底工作任務(wù)多,就沒有提出來。本以為這個年會這樣無聲無息地過,沒想到大年的前一天,也就是放假當天,車間主任委托班長找到我,說代表車間請我吃年飯。對于我這種從外地來沒多長時間,以前又從來沒在外面過過年的人,聽到這個消息時,內(nèi)心是無比感激的,我感激領(lǐng)導的用心和關(guān)愛;同時也感覺自己在這里并不孤單。
從那以后,我要好好工作的決心更加堅定,我負責任地承擔起本崗位的職責。盡管每天都會出大量的汗水,有時甚至會筋疲力盡,但是心里非常充實。因為我感覺沒有對不起那些對自己好的人,也沒有對不起自己。雖然我現(xiàn)在早已離開了原來的部門,但是那份關(guān)愛、那些情誼卻長存我心。(柳科生)
2024/08/08向老兵致敬
我生長在一個軍人家庭里,童年及學生時代是在軍營大院里長大,因有“口吃”毛病,沒有當上兵,這也成為我到目前為止最大的遺憾。
1977年知青招工,我進柴油機廠當上了一名工人,起初分配到金屬制品加工車間學鉗工。能學一門技術(shù),我很高興。一年后,由于工作需要,我又被調(diào)到廠車隊學習汽車修理。隨后,組建遵義卷煙廠時,又轉(zhuǎn)調(diào)到遵義卷煙廠運輸科,這一干就是34年,沒有換過工種,算是運輸科的老員工了,見證了運輸科多年的發(fā)展。
以前的柴油機廠車隊,只有七八個人,5輛車。駕駛員主要是退伍軍人,而且大多是黨員。隊長是有名的“紅二連”轉(zhuǎn)業(yè)回來的模范指導員李玉成。駕駛員中有退伍軍人韓繼雪、吳文華、涂祥文、李湘貴、易征等。修理工有四名,其中有抗美援朝的志愿軍老兵劉光富。
隨著企業(yè)的不斷發(fā)展,物資需求及轉(zhuǎn)運要求日益提高,所有生產(chǎn)資料都要靠汽車運輸來完成。當時梅花山轉(zhuǎn)運焦炭的工作很辛苦,車隊不分日夜搶時間、抓進度,在企業(yè)安全快捷的運輸攻堅戰(zhàn)中成為一支能打硬仗的隊伍。
改革的深入,帶來了新的機遇,柴油機廠轉(zhuǎn)型為卷煙廠,車隊也隨之發(fā)展為運輸科,人員和設(shè)備得到了擴充。駕駛員隊伍壯大,主要來源依舊是退伍軍人。他們素質(zhì)好,技術(shù)過硬,能吃苦,愛惜手中的車輛。特別是在長途運輸中,他們團結(jié)互助,克服多種突發(fā)困難,用高度的責任心及過硬的駕駛本領(lǐng),為企業(yè)繁重的運輸任務(wù)做出了應有的貢獻。
這些老兵是邵樹明、劉朝俊、張國榮、毛希華、駱開軍等。
運輸科的今天,依然處處有退伍兵的身影。2008年遵義發(fā)生罕見凝凍,給物資運輸帶來嚴重阻礙,退伍老兵梁定宇、李遠洪、車隊副隊長劉興權(quán)沖鋒在前,擔當重任,冒著凝凍艱難地把產(chǎn)品運往銷區(qū);“5.12”四川汶川特大地震,又是退伍軍人沖鋒在前,駕駛員李遠洪、張問勇、瞿勇主動承擔任務(wù),把貴煙人的愛心物資及時安全運抵災區(qū),體現(xiàn)了煙草職工的社會責任。
這就是我們的運輸隊伍,一支在崗位上平凡做事,默默服務(wù)的隊伍。每當困難來臨,黨員、退伍老兵總是沖鋒在前,盡職盡責,攻下一個又一個的堡壘。
在建軍節(jié)來臨之際,我向在運輸戰(zhàn)線上付出艱辛的老兵們致敬,感謝他們在企業(yè)發(fā)展中的努力,特別是已退休的老兵們,在企業(yè)今天的綠蔭下,希望他們保重身體、安度晚年,并向他們致以永遠的敬意。(劉乙煊)